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第五期北洋环境讲坛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09

为促进环境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学术交流、激发学术创造灵感、增强学院研究生学术氛围,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特创办“北洋环境讲坛”系列活动。11月5日下午1点30在环境学院教工之家,第五期“北洋环境讲坛”邀请环境工程系吕学斌教授和刘彩霞副教授介绍了团队科研工作进展、成果及对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思考。本期论坛的主持人是环境学院张光辉副教授。

环境学院刘彩霞副教授进行了题为“重型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的报告。氮氧化物及PM2.5对环境生态、景观及人体健康均有极大危害,汽车尾气是排放该类污染物的一大不可忽视的移动源。基于此开发的银掺杂钙钛矿催化剂可利用NO辅助烟尘循环氧化还原。此外,高/低硅铝比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通过对晶化机理、水热机理等的探究,可分别提高两类催化剂的成本与性能。以煤矸石合成SSZ-13分子筛、新型Cu-ZK-5分子筛、OFF-CHA分子筛、OFF-ERI分子筛为例的分子筛都是对新型分子筛的成功探索。在报告之后,刘彩霞副教授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了关于该类分子筛存在的不足及实际应用可能的讨论,加深了大家对小型催化剂的认识。

 

环境学院吕学斌教授进行了题为“生物质废物及市政污泥高值化利用研究进展”的报告。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生物质基平台分子是连接生物质原料与石油基能源的“关键桥梁”。以MHC纳米反应器为例的新颖催化材料是实现生物质基平台分子催化增值的关键,具备多个方向的应用潜力,由此也会产生多种新反应体系、新反应效应。关于市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研究方面,吕学斌教授从电脱水+生物干化技术,厌氧发酵产酸反应及污泥吸附材料制备三个方面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在报告之后,吕学斌教授回答了关于如何提高分子筛选择性、加水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等老师们和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对生物质与催化材料的联系及各反应机理做了更深入的介绍。

 

本期“北洋环境讲坛”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与时机,促进了环境相关同方向或不同方向的教师间的交流、加深了同学与教师间的了解,实现了对各个老师研究方向的进一步探讨和思想的碰撞,效果显著。

 (撰稿人:林法伟;编辑: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