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8
一、个人基本信息
l 基本信息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教育部给排水教指委 委员
天津市城市河道水质生态净化技术工程中心 副主任
所在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电子信箱:jmsun@tju.edu.cn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59-A606
l 主要工作与学习经历
2000.2-2003.4 博士 香港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
1995.9-1998.3 硕士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1991.9-1995.7 学士 天津大学 土木工程系 环境工程专业
1993.9-1995.7 毕业 天津大学 管理工程系 国际工程管理专业
2012.07 - 至今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教授
2003.09 -2012.06 天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副教授
1998.03-2003.08 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系 讲师
1998.10-1999.10 香港理工大学 访问学者 (天津大学公派)
l 主要研究方向
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水体及沉积物生态修复,雨水管网污染控制与调蓄
l 主讲课程
废水工程(中文)/ Wastewater Engineering (双语)
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新技术与案例解析(博士)
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发展与案例分析(校企共建课,硕士、博士)
厌氧生物处理及能源化技术(硕士、博士)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专业英语)
水处理实验(本科)
水污染控制实验技能(硕士)
l 主要学术兼职及行业服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委员 2018~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职业资格考试 专家组成员 2017~
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教材与教学资源专家委员会 委员 2020~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给排水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9~
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与学竞赛评审委员会 委员2021~
“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科技创新大赛评审委员会 委员2019~
IWA(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国际水协会)会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理事(2023-2028)
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分科学会 理事
天津市节水水处理技术研究会 理事
二、主要学术成就、奖励及荣誉
l 科技获奖:
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天津市水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² 202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河道污染溯源与水质改善关键技术与应用
² 2020年天津市水务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天津河道入河污染物截控及水环境改善技术开发与应用
² 2018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生态校园水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其应用
² 2016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与水质改善技术开发及工程应用
² 2012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城市供水系统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生态小城镇水系统构建模式示范研究
² 2011年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河道污染沉积物的修复及资源化利用
² 2010年水利部大禹水利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示范工程研究
l 教学获奖:
² 荣获2023、2019、2017、2005年“天津大学本科生优秀指导教师”;
² 参编 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典系列教材《排水工程》下册,第五版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第六版入选住建部十四五规范教材。
² 全国性竞赛:充氧综合实验装置I型,荣获2022年“中国给水排水杯”全国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与软件创新作品展示,三等奖;
² 校级教学成果奖:《水污染控制工程》项目式综合教学设计,天津大学第二届新工科项目式课程设计大赛(2022年),优秀奖
l 其他获奖:
² 入选2011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² 入选2018年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
² 荣获2010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² 荣获2011-2012年度天津大学“三八红旗手”称号;
² 荣获2011年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科技人才之星”
l 指导学生获奖:
² 2015级硕士生古明哲:硕士学位论文《石化污水厂深度处理反硝化滤池工艺优化》被评为2019年度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优秀论文;荣获2017年天津大学第一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² 2015级硕士生汤茵琪:硕士学位论文《河道底泥的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机理研究》被评为天津大学2018年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荣获国家奖学金、天津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天津大学科学奖(2017年)。
² 2015级博士生李檬,荣获2018年“第六届全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讨会”研究生专场报告二等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沉积物环境专业委员会主办。
² 指导2019年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腐殖酸还原菌强化驯化及其介导底泥原位修复研究》,荣获第三届“深水杯”全国大学生给排水创新大赛,团体二等奖1项,个人三等奖2项。
三、主要科研业绩
l 专利: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0余项,已获授权发明30余项,其中1项授权发明成功转让: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ZL 2015100502943)。
l 科研项目及角色:
主持或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课题50余项,其中
² 主持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5项:
①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负责人)2项:海河干流水环境质量改善关键技术与综合示范(2014ZX07003-009-02),2014-2018;城市生态型大型居住区景观水体水质保障技术集成与示范研究(2008ZX07314-004-02),2008-2012
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内动力驱动下胞外呼吸微生物介导底泥有机质低碳生态修复机制(52270162,2023-2026);腐殖酸还原菌群介导底泥中碳/氮的代谢循环及原位修复机制(51778410,2018-2021);城市内河水体的原位化学-生物生态协同修复作用机制及机理(51378339,2014-2017);城市河道污染底泥修复研究(50708063青年基金,2008-2012)
③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好氧反硝化菌在水污染控制领域强化脱氮理论
④ 水利部公益项目:天津河道入河污染物截控及水环境改善研究
⑤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市长基金):投菌法改善水质技术研究
⑥ 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城镇节水与良性水循环技术方案研究
…
² 主持横向课题10余项:
① 高铁集便废水污泥减量及碳源回收试验研究
② PTA废水回用中试研究中的小试试验并协助中试试验
③ 天津市中心城区雨水管网淤积底泥污染特性研究
④ 用于处理河道岸边雨水排水的生态多维滞留系统
⑤ 天津青凝侯淤泥卫生填埋场示范工程—填埋淤泥资源化利用项目
…
² 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6项,横向课题若干项:
①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河南系独流减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
②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农田氮磷入支流(河浜)前拦截技术系统及工程示范(排名2)
③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及水质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排名2)
④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区域污染源控制方法与途径研究(排名2)
⑤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南方地区安全饮用水保障技术(排名3)
…
l 代表性论著:
特邀学术报告:
① 胞外呼吸微生物介导缓流水体沉积物生态修复技术,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第六期“杰出学者讲堂”,天津,2024.4.20。
② 内动力驱动下胞外呼吸微生物介导的底泥有机质低碳生态修复,中国土木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国际高峰论坛,河南×平顶山,2022.10.22。
③ 改善水环境 共建绿色低碳家园,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学术报告会议程,河南×郑州,2022.9.29。
④ “双碳”背景下城市水环境改善技术,天津水利工程公司,天津,2022.8.20。
⑤ 生物--化学协同强化缓流水体污染物削减机制,第二届“东江源区绿色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江西×赣州,2020.11.28。
…
教材及论著:
² 参编高等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经典系列教材《排水工程》下册(第五版,第16章),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15。【被评为首届黑龙江省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
² 刘学功、李金中、江浩、汪长余、孙井梅等著,《城市水环境改善与水源保护技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12。(共345页53万字;本人编著第6-8章,共94页,15万字左右)
代表性学术论文(近5年):
① 张超,李檬,孙井梅*,黄建军,常素云.Fluorescein diacetate hydrolytic activity as a sensitive tool to quantify nitrogen/sulfur gene content in urban river sediments in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3,30(22):62544-62552.
② 张超,李檬,孙井梅,张士伟,黄建军*. The mechanism of C–N–S interconnection degradation in organic-rich sediments by Ca(NO3)2 – CaO2 synergistic remediation, Environmental Research, Volume 214, Part 2, 2022, 113992, ISSN 0013-9351(SCI二区 IF=8.431)
③ 李檬,孙井梅,刘畅,汤茵琪,黄建军*. The remediation of urban freshwater sediment by humic-reducing activated sludg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65 (2020) 115038 (SCI二区 IF=6.792)
④ 李檬,王冬,刘小朵,孙井梅*. Evaluation and correction on quinones' quantification errors: Derived from the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quinone species and pH-sensitive feature. Chemosphere, 2019, 230: 67-75(SCI二区 IF=4.427)
⑤ 齐梓漩,常素云,向阳,王松庆,孙井梅*.外源硫输入对城市水体黑臭化的诱导效应[J].中国给水排水,2024,40(7),6-12.
⑥ 郑浩,许丹宁,代蓓蓓,孙井梅*.催化臭氧氧化联合BAC工艺深度处理石化废水[J].中国给水排水,2023,39(1),73-79.
⑦ 张士伟,张超,黄建军,孙井梅*.腐殖质还原菌特性及其在河道修复中的应用[J]. 环境化学,2022,41(09):2986-2994.
⑧ 刘晓朵,汤茵琪,李檬,邹亚男,孙井梅*.微生物-生物促生剂协同修复河道底泥—促生剂投量对修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01):351-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