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7-24
应天津大学环境学院汪光义教授的邀请,美国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董海良教授于2019年7月18日前往我校访问并开展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地球环境和生物协同演化以及对地球宜居性的启示”,环境学院、表层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及其他院系相关研究领域课题组教职员工、在读研究生及留学生参加报告。
董海良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地球环境从远古无氧环境逐步向近代有氧环境演化的过程、微生物生理生化代谢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报告还对依附特定地质条件的微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及微生物代谢产物以及这些代谢反应对环境中不可利用资源的重新资源化进行了深入详细的分析。除以上内容,报告还从分子水平详细阐述了地球地质演化与生物进化的协同性,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生物资源的利用模式与微生物进化相关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报告重点讨论了微生物活动对蒙脱石-伊利石这一粘土矿物反应的催化作用,并扩展到了其他粘土矿物和中高温细菌与古菌的相互作用。报告还对模拟复杂的成岩地质环境、成岩过程中微生物活动控制粘土矿物相变和有机质在沉积岩中的保存机理、后期生烃的研究潜力进行了重点讨论,并且对生物纳米材料合成、生物环保等前沿研究领域发展潜力进行了评估。在关于微生物环保领域的介绍中,报告首次提出了用粘土矿物作为载体,用结构Fe2+还原高价态重金属、放射性离子以及硝氮,达到永久去污的目的观点,以及用粘土矿物作为载体处理有机污染物的构思。报告清晰阐述了微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并结合应用典型实例分析了微生物对不同类型岩土的化学生物学改性机制。
讲座后,在场的老师及学生针对董教授的报告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提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董教授对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细致的解答,为所有参加报告的师生带来了更进一步的思考启示,并为本次报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董海良教授,现就任于美国迈阿密大学牛津分校,兼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中心主任。已经发表国际SCI论文24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发表2篇,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和Nature ReviewsMicrobiology发表多篇重要学术论文。目前董海良教授担任中国地质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Chemical Geology主编,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Clays & ClayMinerals,Geomicrobiology Journal等副主编,Frontiers inMicrobiology与Scientific Reports编委,Elements客座编辑。董海良教授曾于2007年荣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粘土矿物学会Marion L.和 Chrystie M.Jackson中年科学家成就奖、2018美国地质学会会士称号等,并于2015年以来连续荣获中国科研论文高被引学者称号。
(撰稿人:汪光义;编辑:胡宏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