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0
4月10日,由环境分析监测课程群虚拟教研室和天津大学教务处联合主办,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东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西藏大学等单位协办的“2022环境分析监测课程教学研讨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分析监测课程建设”为主题,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程思政等方面进行交流和讨论。
在开幕式上,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建荣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辞,他介绍了天津大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成果与进展,并指出虚拟教研室是新时代背景下教学探索的基层教学组织,提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通过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教学质量,探索新的教学形式。随后,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吕学斌教授致辞,他首先回顾了天津大学环境专业的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天大“环境分析监测”课程教学团队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面的工作进展,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来自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学生、企业界人士近100人参加此次研讨会,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灿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研讨会分为上下两场。在上半场会议,研讨会邀请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同济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的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天津大学王灿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王林玲教授担任上半场会议的主持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詹亚力教授以“突出特色、突出规范、突出实践-关于环境监测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作了相关报告,阐述了关于课程建设信息化的几点认识,并介绍了从疫情开始的完全反转教学到现在基于信息辅助手段的混合教学方式的探索,最后提出了强化石油特色、强化标准规范、强化预习引导自学的教学方式。
同济大学陈玲教授以“环境监测与环境法医学交叉融合的初步思考”为主题作了相关报告。她指出,在环境突发事件增加的背景下,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具有学科交叉性、行业交叉性、严谨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并建议在环境监测教学中增加环境法医学取证、鉴定、因果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另外,智能化环境样品采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遥感遥测监测技术、环境监测数据信息挖掘与利用等技术在未来的环境分析监测中应受到更多关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李海华教授以“案例式教学在环境监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主题作了相关报告,她首先介绍了环境监测教学平台与课程建设情况,随后以具体案例实践入手介绍了教学流程以及师生互动情况,以情景式教学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哈尔滨理工大学颜婉茹老师以“基于sc教学理念的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建设”为主题作了相关报告,介绍了混合式教学案例,采用分组机制,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线上资源,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更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下半场会议,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的祁建华教授、河北科技大学的段二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的程荣副教授作为召集人发起了以“环境分析监测实践类课程设计”为主题的讨论。
东华大学吴小倩老师就实验类课程进行了引导性发言,介绍了所开设实验课程的特点。天津大学赵欣老师介绍了项目式课程设计的内容。中国海洋大学季军远老师就课程实践教学设计进行了分享,针对学生反馈的背知识难、实验过时、所学无用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武汉理工大学的王珺婷老师就课程思政方法设计与实践创新能力提升探索进行经验分享。在讨论环节,老师们踊跃地就实验设计、时间安排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来自厦门大学的吴水平教授、南开大学的李铁龙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的端允副教授作为召集人发起了以“网络教学方法与数字化技术”为主题的讨论。
厦门大学李权龙老师提出了孪生技术的概念,介绍了联合高校开发环境监测实验系统平台等教学内容。太原理工大学时红老师就传统教学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硬件条件有限、实验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天津科技大学李海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案例,介绍了因地制宜进行野外实操与二次调查的教学经验。天津工业大学张环老师分享了信息化技术引领的现代环境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提出应用信息化工具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建立师生互动讨论式学习模式。
本次研讨会现场反响良好、讨论热烈、互动频繁,针对环境分析监测相关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或前瞻性教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有效地增进了各高校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推动了环境分析监测相关课程的教学建设水平。
( 撰稿人:薛怡梅;编辑:潘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