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5
2024年9月22日下午,环境学院、新污染交叉中心特邀北京大学朱东强教授、孙卫玲教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宋杨研究员,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铁成教授一行四人来院进行学术交流。会议由环境学院院长展思辉教授主持,副院长程占军教授、院长助理孙佩哲教授及环境学院相关领域的教师积极参与。
在会议中,展思辉院长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学院的研究方向和近期发展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促进了学院与外部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此次交流为推动环境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图1 交流会合影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朱东强教授做题目为“典型抗生素环境界面过程及抗性效应研究”的学术报告。在全球抗生素使用及抗性基因分布的背景下,朱教授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对于某些抗生素,未必需要采用高级氧化等高能耗、高化学品成本的处理方法以实现其完全矿化。相反,通过有目的地改变抗生素的结构,使其失去抗性活性,可以实现更加精准的污染治理。报告重点探讨了抗生素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对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提供了未来污染治理的新思路和启示。
图2 朱东强教授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孙卫玲教授做了题为“水体新污染物高通量筛查与定量溯源”的学术报告。孙教授以水体中新污染物为切入点,强调了筛查与溯源新污染物的重要性,指出其对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的影响。她结合自身研究案例,系统介绍了新污染物高通量筛查的系列策略与方法,以及定量溯源技术。报告中详细讲解了污染物非靶分类筛查-模型定量方法、高分辨质谱非靶指纹数据定量溯源等团队的创新研究成果。此次报告为应对水体污染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路径,推动了领域内的深入探索。
图3 孙卫玲教授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宋杨研究员做题目为“细颗粒物暴露的危害结局及分子机制”的学术报告。宋杨研究员从环境中的细颗粒物入手,深入阐述了其暴露所导致的心血管毒性和神经毒性等远端毒性效应。报告中,他详细讲解了细颗粒物在体内远端传递的两种机制——破坏内皮细胞紧密连接以及通过外泌体介导运输。同时,宋杨研究员提出了对细颗粒物暴露毒性研究的迫切需求,呼吁进一步探索其潜在的生物机制与健康影响,为改善环境质量和公众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图4 宋杨研究员学术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铁成教授做题目为“DOM特殊环境行为及化学/生物转化”的学术报告。王教授以溶解性有机质(DOM)为切入点,强调了高分辨质谱在解析DOM分子特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详细介绍了团队依托高分辨质谱技术,对DOM分子多样性及其化学/生物转化的部分研究成果。报告涵盖了诸多重要发现,包括DOM与氯反应活性及其对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规律的影响、DOM在抗生素抗性基因传播中的作用,以及高级氧化介导的DOM分子转化与DBPs的削减机制。此外,王教授还探讨了微生物介导的DOM分子转化及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此次报告为深入理解环境中DOM的行为及其生态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今后的环境治理和水质管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5 王铁成教授学术报告
我院院长展思辉教授介绍了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展情况。
图6 展思辉介绍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基本情况和未来规划
展思辉院长详细阐述了学院在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中的努力,强调了整合研究方向和构建研究体系的重要性,分享了在当前环境形势下的新研究思路和发展战略,为推动学院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宝贵参考。
(来源:孟坛 编辑:田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