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北洋环境前沿论坛”第4期暨“求实青年科技训练营”第14期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26

2024年9月25日下午,环境学院、新污染物交叉中心特邀新西兰皇家林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薛建明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刘锦霞副教授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环境学院院长展思辉、院长助理孙佩哲教授、钟磊副教授及环境学院相关领域教师参加了会议。

在会议中,展思辉院长首先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学院的研究方向和近期发展情况。与会专家围绕当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与经验,促进了学院和外部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此次交流为推动环境学院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发。

新西兰皇家林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薛建明教授以“Beneficial Use of Biosolids on Forestland in New Zealand: What are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impacts?”为主题给环境学院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薛老师就如何利用新西兰的生物固体废物、以此研究替代化肥促进新西兰经济林的生长、经济和环境效应进行了详细阐述,得出以下结论:生物固体显著提高了土壤肥力,改善了松树营养和生长状况;增加了森林和土壤中碳的固存,增强了土壤碳的稳定性;将森林立地从较低的生产力转变为平均或高于平均生产力,提高了森林的生产效益。薛教授的研究成果为未来固废处理提供了新思路、新启示。


图1 薛建明教授学术报告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刘锦霞在我院进行了题为“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如何污染混凝土”的学术讲座,致力于减少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刘锦霞教授的研究致力于减少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刘教授在本次会议中分享了其团队在研究水泥与全氟、多氟烷基物质(PFAS)相互作用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刘教授团队通过模拟PFAS和泡沫灭火剂(AFFF)溶液与混凝土表面的接触,发现PFAS可以迁移到混凝土内部,并且短链PFAS比长链PFAS更容易移动。受损的混凝土表面的干湿循环可以加速PFAS的迁移,而碱性水解可能导致酰胺前体和磺酰胺前体的转化。

目前PFAS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刘锦霞教授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PFAS的行为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为PFAS污染的治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图2 刘锦霞教授学术报告


来源:孟坛  编辑:田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