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7
2024年,环境学院高度重视师友导师工作,开学伊始,学院按照学校要求,通过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学院选拔等方式,选配师友导师,覆盖到学院负责的全体2023和2024级本科生。在一年工作开展中,主动搭建师生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师友导师与学生积极联络,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导师们通过谈心谈话、沙龙交流、学业指导、科研领航,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指导学生健康成长。
我院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师友导师,其中乔治老师荣获天津大学杰出师友导师(提名奖),赵伟高、翟思媛、盛颖、丁研老师获评天津大学优秀师友导师。
杰出师友导师及杰出师友导师(提名)个人事迹 ——乔治老师
简介:
乔治,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环境科学与生态系副主任。曾获天津市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全国高校GIS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竞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等多项教学荣誉。
育人理念:登高必自勤补拙,实事求是系家国
育人事迹:
作为师友导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更要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将“讲知识”与“讲道理”深入融合,引发学生的价值共鸣。在担任师友导师过程中,乔治老师多维度深化导学互动,与学生同心同向同力同行,完全融入学生学习和课余文化生活。他积极探索新时代智慧环保教育教学方法,围绕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等目标实现革新,构建“资源—数据—服务”无缝衔接的开放互联智能学习空间,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将“启蒙者、陪伴者、引领者”三重角色融汇于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综合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指向,把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摆在突出位置,引导学生运用融合的学科知识解决生态环境实践问题,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点燃了学生求真、求实、求新的内在火花,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给学生的寄语: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专注于求知问学,坚持“走暗路”、“耕瘦田”、“进窄门”,在艰难处磨砺意志,于平凡中积蓄力量。
师生故事:
我是环境学院2021级本科生徐悦桐。初次接触乔治老师是在我刚进入天津大学学习之始。乔治老师作为2021级生态环境大类三班的班主任,成为我们进入大学生活的引路人。乔治老师不仅积极帮助我们融入大学生活,还悉心引领我们探索环境科学专业的内涵与意义,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肩负着国家责任感与使命担当,还增强了对学校和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坚定了我在大类分流时留在环境学院的决心。
乔治老师的课堂同样充满了启发与乐趣。他用启发式教学将复杂的GIS和遥感知识讲解得生动易懂,特别是课堂讲授结合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让我们能直观地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实际应用。每门课程,乔治老师都为我们准备了详尽的学习资料和自编的操作指南。课堂的九十分钟总是转瞬即逝,意犹未尽。但是,这些课后延续的学习资料,却让我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怀时刻相伴,让学习之路更加充实和温暖。最触动我的是,在乔治老师的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即使是那些平时学习上略显吃力的同学,也会在他的鼓励下积极参与,热情地展示自己的成果。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他对每一位学生深深地理解与尊重。
大二开始跟随乔治老师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我深入科研的起点。从选题意义到逻辑思路构建、从技术突破到论文撰写,乔治老师始终亲力亲为、悉心指导。在项目过程中,他不断提醒我们,科研不仅是学术追求,更是对国家的责任——要做国家需要的研究,引领我们树立了扎实的科研价值观。还记得大年初一的那天,我收到乔治老师对论文初稿的详细批注,那一刻我深受鼓舞,感到肩上也有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论文投稿过程中,面对审稿人多轮的修改意见,乔治老师对每个审稿问题都不厌其烦地指导,对每一处数据修改都要求实事求是,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的严谨和责任。历时两年,我作为队长所主持的大创项目以学院第一名的优秀成绩顺利结题,并作为第一作者在建筑与环境领域一区期刊《Building and Environment》上发表了研究成果。
乔治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给予我指导,更让我意识到作为环境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应有的态度。老师从教的言行间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这让我在学术追求之上,更立志将所学付诸祖国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
(来源:学工办 编辑:田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