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9
细菌之间的通信过程被称为群体感应,近年来以其协助多种群行为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各种信号的共存和复杂的相互作用,了解种群通讯调节的行为以及不同信号类型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仍然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有鉴于此,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王灿教授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在全球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通讯网络平台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环境工程和环境微生物类重要期刊Water Research(IF:11.5)和iMeta(IF:23.7)上。
研究团队通过搜集全球269个污水处理厂的1000多个活性污泥样本,鉴定了活性污泥中潜在种群通讯细菌并搭建在线平台(https://www.qscnas.cn/)供研究者进行检索分析活性污泥中基于微生物通讯的相互作用。该平台的建设为理解细菌通讯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同时向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在线平台用于浏览,分类检索和种群通讯网络构建。该系列研究突破了对单一污水处理系统种群通讯研究的局限性,强调了环境生物处理系统中基于种群通讯调控增强性能和稳定性的应用潜力。
全球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细菌通讯网络平台构建过程
种群通讯细菌的全球多样性
文章信息:
Wang Yongchao, Wang Sen, Lv Yahui, and Wang Can*. Diversity, influential factor,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of quorum sensing bacteria in glob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Water Research, 2025, 279: 123437.(IF=11.5)
Wang Yongchao, Wang Sen, Lv Yahui, and Wang Can*. 2025. QSCNAS: A platform for quorum sensing and quenching bacteria analysis in glob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Meta, 2025, e70026.(IF=23.7)
资助基金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来源:王永超 编辑:田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