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14
2025年7月14日上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北洋园校区59教学楼A215举行了“北洋环境前沿论坛”第十九期学术报告会。本次活动作为天津大学130周年校庆系列重点学术安排之一,吸引了众多师生踊跃参与。论坛特邀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同丹老师到访并作专题报告和交流。同丹老师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入选海外青年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能源环境经济综合评价模型模拟分析、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治理等。共发表SCI论文80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Nature论文3篇、Nature子刊及PNAS论文11篇。论文总引用近15000次,H-index为48。连续多年入选科维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2019年《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获2022年“达摩院青橙奖”。
同丹老师以《气候变化下风光电力系统供需风险评估与韧性策略研究》为题,围绕风能与光伏电力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的间歇性与不确定性问题,系统探讨了风光资源互补效应、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极端气候事件下的供需失衡风险及其驱动机制。同时,报告还涵盖了未来气候情境中风光系统小时级调度成本的不确定性分析,以及提升系统韧性的多维策略,全面展示了其团队在能源系统模拟、碳中和路径研究与环境政策评估方面的最新成果。
交流现场反响热烈,天津大学乔治、王媛、金超、杨晓晨、齐冲冲等师生参加了交流。活动中,天津大学环境学院王媛教授简要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并与现场师生共同参与互动讨论。交流环节中,大家围绕建筑能源定量模拟、屋顶光伏覆盖与大气污染物之间的关联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提出诸多有价值的见解,展现了环境与能源交叉领域的广阔研究前景。
“北洋环境前沿论坛”作为环境学院持续打造的高水平学术品牌,一直致力于推动跨学科协作与产学研融合创新。在天津大学“百卅荣光,强国担当”校庆主题指引下,本次论坛不仅为校庆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也彰显了天大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前沿科技的使命担当。
据悉,论坛后续将开展多期活动,进一步推动学院科研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此次报告会也为拓展校际合作与激发青年学者科研潜力搭建了优质平台,为实现零碳生态目标注入“天大力量”。
(来源:王媛 编辑:田淑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