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宕寻未来”实践队 | 宕昌长假期文旅模式探究与生态长效治理

发布时间:2024-07-11

实践队从长期和短期两个维度切入,采取“未来+”的创新模式,旨在探索并实践一条绿色、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制定环境质量长效治理与维护方案,供当地政府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老师参考,为推动宕昌县旅游业的绿色转型和升级贡献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以“生态文旅,宕寻未来”为主题,通过“未来+”模式,为宕昌县发展探索新的道路:

01

“未来+筑梦”:暑期支教课程宣讲

“入陇之南,绿色启航”

实践队组织以“入陇之南,绿色启航”为主题的系列课程,通过课程引导学生“走出去再走回来”,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灿老师通过线上途径与宕昌的孩子们畅谈知识的魅力,鼓励他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拓宽视野明确人生目标,激励他们未来能够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实践队成员们从思政教育,双碳科普,健身强国、垃圾分类,动手实践多方面,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建立学科技强家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坚定同学们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贡献信心和决心。

02

“未来+一站式”:“空中一站式”帮扶的协同创新

天大一站式社区平台与官厅中学签署“空中一站式”长效帮扶协议,旨在实现长效空中一站式帮扶学业辅导。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为官厅中学的学生提供全面的在线辅导与学术支持,建立长效的大学生对当地学生的学业辅导机制,实践队将长期实行“空中一站式”帮扶,紧紧围绕育人目标和学生成才需求,坚持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空中一站式”改革实践,为当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培养学生回馈家乡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03

“未来+文旅”:红色记忆、绿色风光

与古色历史的完美结合打造长假期旅游模式

为打破宕昌旅游业原有的1-2日路过型旅游模式,将通过景观探索的形式,深入挖掘宕昌的旅游资源,形成一套4-5日的长假期游攻略方案。方案将详细介绍宕昌的吃住行等各个方面,让游客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从而增加游客在当地的旅游消费范围和收入。

宕昌是红色圣地、康养福地、千年药乡,宕昌有红色哈达铺、绿色大草原、佛教牛头寺、三国古栈道、官鹅民俗村,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踏上一段令人难忘的红色教育之旅,感受着历史的回响,漫步在红军一条街,品味着英雄的足迹,观赏《红古情》实景演出,感受着激荡心灵的红色情怀。八力草原、车拉草原宛若几块镶嵌在群山间的翡翠,以其广阔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吸引着每一位旅人。将台乡、拉路梁、长江黄河分水岭如同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静静地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历史的厚重,更让我们体会到了文化的生命力,它在每一个角落里悄然绽放,生生不息。


队员们实地调研时向游客们推荐了实践队规划的旅游路线及旅游景点,在整个过程中,队员们详细记录游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并对路线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优化文旅线路。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宕寻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书写探索的故事,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一起来见证生态与文旅的和谐共融,打造宕昌长假期旅游模式,为这片土地的文旅未来添砖加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宕昌乡村振兴。

04

“未来+生态”:

环境保护调研,助力生态文旅建设

从饮用水和生态水分别入手,通过实地考察、取样分析等方式,为解决当地水环境问题提供了实践方案。针对饮用水,对水处理厂内部水处理流程、检测实验室进行实地观摩,了解到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如使用二氧化氯代替盐酸与氯酸钠生成过程等,激发队员们创新思维,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针对生态水,作为旅游业的支柱性产业的官鹅沟风景区,为了保持旅游业常态化旺盛发展,实践队将深入探勘宕昌的5A级景区官鹅沟,并及时与天津大学环境学院导师团进行了线上交流,将现场情况反馈到后方。通过现场踏勘及采样分析的方式,确定关键景区、景点的环境污染问题,找出污染来源并提出治理方案,为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效保持生态平衡的可行性方案。

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宕昌县的生态环境现状以及当地人或游客对宕昌文旅和生态的意见及建议,实践队分赴宕昌各乡镇村落以及旅游景点展开实地走访,向当地居民和游客发放"宕昌生态文旅与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该问卷内容共分为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和居民生活三大板块。通过大量的深入走访和广泛调研,实践队在宕昌各地的问卷收集为下一步工作奠定了扎实的数据基础。这些贴近实际、反映民意的第一手资料将帮助实践队更全面、立体地了解当地情况,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和文旅产业发展建议。


实践队将家国情怀融入科技强国的创新实践,将课堂所学的环境监测、地质学等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彰显天大环境人兴学强国的使命。为了进一步完善对宕昌县景区的环境调研,推动生态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计划后续对宕昌县所有景区采样,实现宕昌生态文旅一体化建设。为当地水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环境治理做出贡献,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实践队的后援队也在幕后默默付出,后援队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实时监控宣传效果,收集用户反馈,将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洞察,提升整体宣传效果。同时为前线的队伍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团队的微博号得到了天津大学和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官方微博的关注和转发。后续,后援队将继续通过多渠道推广策略,利用社交媒体、网站、电子邮件、视频平台等各种媒介,确保宣传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发布,最大程度地扩大实践队的影响力。

后援队的成员们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实践队初步调研和评估当地文创及文旅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宕昌当地文创产业发展不足,实践队将从这一方面着手,结合专业优势设计文创产品,宣传宕昌特色文化。在文旅方面,探查文旅设施及景观,打造长假期旅游模式,同时积极宣传和推广当地新推出的景点、旅游线路,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消费的增长。针对当地优质重点景区,队员们将实地采集的水和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分析,制定环境质量长效治理与维护方案,供当地政府和天津大学环境学院老师参考,以实现宕昌旅游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实践队还建立"空中一站式"长效的大学生对当地学生的学业辅导机制,持续为当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将来回馈家乡。

"宕寻未来"实践队立足环境专业优势,结合农村现代化、传统文化振兴、生态环境治理、健康乡村建设等多方面工作,持续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智慧。

图文来源 | 环境学院“宕寻未来”实践队

图文编辑 | 环境学院“宕寻未来”实践队

图文审核 | 郎珺然 汤雨萱 张灿